為充分發(fā)揮各縣、區(qū)、局所屬森林消防車中隊配備的履帶式森林消防車在撲救森林火災(zāi)中的作用,結(jié)合大興安嶺地區(qū)地形地貌條件及森林消防車的技術(shù)性能和森林火災(zāi)的林火行為特點,特制定全區(qū)森林消防車中隊履帶式森林消防車撲救森林火災(zāi)操作規(guī)程。
一、履帶式森林消防車主要技術(shù)指標及注意事項
目前全區(qū)各地配備的履帶式森林消防車,是由哈爾濱拖拉機廠針對大興安嶺地區(qū)山地丘陵的地形特點,以J-50集材拖拉機底盤為基礎(chǔ)改制而成,具有爬山越野性強、爬坡能力高、操作簡單方便等特點。主要適用于撲救森林火災(zāi)。該車主要由行走部分、水路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三大部分組成。
行走部分:以J-50拖拉機底盤為基礎(chǔ),操作駕駛技術(shù)方法與J-50拖拉機相同,操作簡單方便。消防車允許工作的最大縱向坡度≤18°,最大橫向坡度≤12°。
水路系統(tǒng): 水罐容量3M3; 水炮射程50M,流量28L/S,壓力1.0MPa,水平回轉(zhuǎn)角
度360°, 炮身仰俯角度-13°~90°;水槍射程40M;水泵流量30L/S,水泵吸程8M,水泵自吸能力在吸程≤3M時滿流量,吸程≥3M~≤7M時半流量。
液壓系統(tǒng):主要為液壓絞盤和懸掛犁提供工作動力。油泵排量50ml/r,工作壓力16MPa;
分配器流量63L/Min,工作壓力16MPa;液壓絞盤卷筒外層絞集力≥30KN,容繩量40m;懸掛犁幅寬1.5m,犁深0.15m。
二、履帶式森林消防車以水滅火基本原理
1、冷卻作用水受熱蒸發(fā)時,可以從正在燃燒的可燃物中吸收大量的熱能,使可燃物冷卻,并增加可燃物的濕度,達到滅火的效果。
2、稀釋作用水受熱汽化后,可以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qū),減少燃燒區(qū)上空的氧氣含量,同時水蒸氣能稀釋可燃性氣體,使可燃性氣體濃度降到燃燒要求濃度以下,從而降低火勢達到滅火目的。
3、機械作用使用一定的水滅火機具在壓力作用下,噴出來的水柱具有一定的沖擊力,這種機械作用,能夠沖散正在燃燒的枯枝落葉層,使其與濕土結(jié)合,起到直接滅火的作用。
三、履帶式森林消防車以水滅火主要方式
1、直接滅火方式
履帶式森林消防車用車載水槍、水炮將水直接噴灑在火頭火線上滅火。主要適用于撲救中、低強度地表火、樹冠火。
2、間接滅火方式
履帶式森林消防車用所配備的懸掛犁翻打生土隔離帶,利用生土帶阻隔林火,也可沿隔離帶采用點迎面火的方式進行滅火此方式主要適用于撲救高強度的地表火及地下火等。
四、注意事項
(一)行軍之前需要檢查:
1、消防車燃油箱內(nèi),油料是否充足,各部分潤滑油是否充足。
2、消防車各部分螺絲是否松動。
3、滅火器材是否帶齊。
4、隨車工具是否帶齊。
(二)履帶式森林消防車行進時注意事項:
1、履帶式森林消防車選路時,最大縱向不得超過18度,橫向不得超過12度。
2、在爬短距離陡坡時,履帶式森林消防車行進困難,可用車前的絞盤機牽引繩,掛在前方的樹或樹根上,消防車和絞盤機同時用力,可使車輛通過。
3、坡度過陡,距離超長時,應(yīng)注意防止損壞車輛。
4、在沼澤地行駛誤車時。
。1)車前50米以內(nèi),有樹或樹根,可用絞盤機自救。
(2)無樹時,可用兩米多長的木頭與履帶垂直、橫向用油絲繩鎖在履帶鈑上前后均可自救。
(3)兩車作業(yè)時。可以采取一救一的方法。
5、履帶式森林消防車遇到橫倒木地帶,注意防止損壞車輛:
1、遇到橫倒木過大時候,可用自身絞盤機將倒木拉開。
2、可用油鋸將倒木截斷,用人力搬開。
3、倒木過小時候,履帶式消防車可用低速慢行。
三、履帶式森林消防車操作注意事項:
1、引水前要檢查泵系統(tǒng)各出口是否關(guān)閉,不允許系統(tǒng)內(nèi)腔與外界大氣相通。
2、當打開后置式泵的蝶閥時,操作時按扳手上標的指示向右推,將扳手下的定位銷釘從定位孔拔出后再向下拉,否則,不僅打不開蝶閥還會損傷定位銷釘。
3、在使用水泵時,要防止進入雜物以免損壞水泵。
4、泵長時間無水狀態(tài)下運轉(zhuǎn)會造成故障。
5、在車輛運輸、行駛過程中和工作完成后懸掛犁要提升到最高,達到靜止狀態(tài),以防止部件損壞和造成行進阻力。
6、森林消防車在實施滅火作業(yè)時,要選擇好退避路線,密切注意火場風向變化情況,防止山火突變,造成車輛燒毀或人員傷亡。
7、森林消防車在溫度低于4℃停放時,要將水箱和水泵中的剩余水全部放干凈,防止凍裂水管和泵體。
二、森林消防車中隊人員設(shè)備配置及撲火方法
(一)、人員配備。中隊編制50人,設(shè)正、副隊長各1人。中隊內(nèi)設(shè)2個小隊,每小隊24人,設(shè)小隊長1人,小隊內(nèi)設(shè)兩個戰(zhàn)斗班。
(二)、設(shè)備及機具配置:履帶式森林消防車2臺,大型運輸車2臺,運兵車2臺,風力滅火機12臺油鋸2臺,割灌機1臺,便攜式水泵2臺,短波電臺1部,對講機4部,GPS2部,二號工具20把,水龍帶若干。
(三)、每臺履帶式森林消防車配署操作人員7人,司機1人為一號手,水泵手1人為二號手,水炮手1人為三號手,水槍手2人為四號、五號手,其中四號手為主攻手,五號手為副攻手,便攜式水泵操作手2人為六號、七號手,以上人員在隊長指揮下相互配合按程序作業(yè)。其它人員持相應(yīng)撲火工具撲火和清理余火。
(四)、森林消防車中隊制度建設(shè)
1、業(yè)務(wù)學習制度
2、業(yè)務(wù)培訓制度
3、機械設(shè)備日常檢查保養(yǎng)制度
4、設(shè)施設(shè)備管理制度
5、獎勵處罰制度
6、中隊各級崗位責任制
(五)、森林消防車中隊行軍程序
1、森林消防車必須使用配備的專用運輸車輛進行運輸。專用運輸車輛不足的,各縣、區(qū)、局自行配備。
2、森林消防車在運輸過程中視路況以40~6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注意行車安全。專用運輸車駕駛室內(nèi)限乘3人。運輸過程中,運輸車車廂和消防車內(nèi)外嚴禁乘坐人員。
3、森林消防車在運輸和行駛過程中,水罐必須處于加滿水或空罐狀態(tài),防止半罐水流動導致重心變化而引起翻車事故。
4、運輸車到達距離火場最近的公路邊卸載。森林消防車選擇最佳路線向火場行進。行進過程中,消防車水箱頂部嚴禁乘坐人員,以防止被樹枝和枯樹樹干刮傷、砸傷。
5、森林消防車在行駛過程中要避開沼澤地,注意躲避大石頭、倒木、樹墩,防止發(fā)生誤車和脫軌現(xiàn)象。
(六)、森林消防車中隊滅火方法
履帶式消防車應(yīng)在距火場最近處尋找水源,利用自吸功能加水,距離水源較遠或車輛不能靠近水源時,可用便攜式水泵加水。到達火場后,應(yīng)迅速觀察火情,及時判明火場情況,由中隊長明確機械滅火任務(wù),選準突破口,根據(jù)火勢的強弱可采取以下方法實施以水滅火。
1、一條龍滅火法:
“一條龍”滅火法主要是撲救強度較大的林火,由兩臺履帶式森林消防車在距離火線15米左右,用水炮壓制火頭,水槍噴射火焰中部,降低火強度,為風力滅火機手直接切割火線底部創(chuàng)造條件,徹底將明火撲滅,二號工具、耙子、鐵鍬等工具進行清理,采取“邊打邊清”的戰(zhàn)術(shù)將火徹底撲滅。
2、一點兩面滅火法。
在撲救中低強度火的過程中,可采用“分兵合圍”、一點兩面以水滅火法,找出火場的薄弱點,2臺履帶式消防車沿火線反向行駛在前面用水槍滅火,六臺風力滅火機緊跟其后向前撲打,二號工具、耙子、鐵鍬、油鋸等工具進行撲打和清理,直至兩車扣頭形成合圍。
(七)、履帶式森林消防車吸水程序:
成班隊列。由中隊長下達任務(wù)后跑步到各自工作崗位。
第一步:司機快速登車啟動,使消防車處于工作狀態(tài),同時由3號手和5號手順爬梯迅速登車到水車頂部吸水管位置,快速放下吸水管,由車上5號手迅速下車,協(xié)助車下2號手和4號手打開后車門,將吸水管快速連接水泵入口和吸水防護罩后,放入水中。離水源較遠時,利用便攜式水泵相連接補水。
第二步:水泵手打開入口時拉下真空引射閥門,同時打開水箱閥門。這時自吸泵自動離合將水注入水箱吸滿為止,此時關(guān)閉吸水閥門,推上真空引射閥門,這時中隊長下達命令收回吸水管和吸水防護罩放回原位。
(八)、履帶式森林消防車水槍噴水滅火程序:
第一步:指揮員舉起右手握成拳頭(手勢命令),由二號手迅速拉下蝶閥板手,水炮手拉起水炮,并且打開水炮閥門,對準樹冠火或高強度地表火,根據(jù)車輛行進速度沿火線滅火。滅火完畢后拳頭放下水炮手將水炮閥門關(guān)閉。
第二步:水槍手將水帶卡口與水泵低壓球閥連接,將水槍頭挎在肩上,用右手拉水帶向前奔跑,在奔跑的同時將水帶卡口與槍頭連接,并打開低壓球閥門,此時留1名人員看守水泵,其它人員協(xié)助水槍手滅火,指揮員舉起右手伸成掌(手勢命令),水槍開始噴射(此法適用于低強度樹冠火和地表火),由司機用油門控制水的流量,滅火后指揮員把手掌放下,滅火完畢收回水槍、卷好水帶放回原位。
(九)、森林消防車中隊撲救不同類型森林火災(zāi)戰(zhàn)術(shù)
1、撲救地表火
由兩臺履帶式森林消防車以水滅火,距火場外部火線15-20米左右可用兩支水炮,噴射火焰頂部和中部,實施精確噴射,隨后連接出四支水槍對火焰中部、底部噴射。風力滅火機、二號工具緊跟其后撲打清理,嚴防復燃。
2、撲救地下火
(1)先選派有經(jīng)驗的隊員,探明火場范圍并立桿標明,利用履帶式森林消防車懸掛犁翻耕生土隔離帶。
(2)翻耕時要距離火線邊緣3-5米處開設(shè)生土隔離帶,此時后面的隊員用鍬、耙子等工具將翻耕出距火線邊緣附近的余火徹底清理干凈,以防復燃。同時可用履帶式森林消防車水泵功能,用水槍澆灌。用鐵鍬、耙子扒一層,澆灌一層,直到澆透為止。
3、撲救樹冠火要根據(jù)火場的溫度、林向、風向、地形和可燃物類型,進行合理編組與配置,通常編成撲打組和清理組,集中一切力量合理利用履帶式森林消防車進行聯(lián)合撲救。
撲救時先采用兩臺履帶式森林消防車為第一梯隊,往復式水槍為第二梯隊,風力滅火機、二
號工具為第三梯隊,油鋸、耙子、鐵鍬等工具為第四梯隊。由兩臺履帶式森林消防車距火線邊緣15-30米左右用水炮對準樹冠火的火頭進行霧狀噴射,先由一臺水炮對準樹冠火的頂部進行降雨式噴射,另一臺對準樹冠火中部進行噴射,由水槍手用水噴射樹冠火的底部?捎2臺便攜式水泵接力補水,降低火強度,使樹冠火降落地表,由第二、三、四梯隊迅速以風力滅火機遞進式撲打,然后用二號工具、耙子等工具清理余火。
4、撲救上山火上山火通常屬于高強度火,先把兵力運送到火尾,在火尾或者兩翼選準突破口,撕開一個缺口后,兵分兩路,履帶式森林消防車在前,風力滅火機、二號工具及其它工具在后,“邊打邊清”,鞏固一塊、向前撲打一塊,此時利用履帶式森林消車水炮、水槍的功能,直接噴射火焰,降低溫度,風力滅火機、二號工具快速到位,協(xié)同作戰(zhàn)。
5、撲救下山火充分利用履帶式森林消防車其機動性能,趁下山火沒有進入草塘之前,用兩臺履帶式森林消防車直奔火頭,距火頭15-30米前,一字排開,用兩支水炮霧狀噴射下山火火頭上部,一支水槍噴射中部,另一支水槍噴射底部,將火噴滅后,其他隊員迅速投入到清理工作,也可用履帶式森林消車懸掛犁翻耕生土隔離帶,以防草甸、塔頭下暗燃的火又重新燃起,確保徹底撲滅下山火。
6、其它情況在撲救火災(zāi)時會遇到半腐倒木、空樹墩、螞蟻窩等情況,可利用絞盤機將空樹墩連根拔起或用履帶將樹墩碾碎,大倒木擠推進火場內(nèi),將螞蟻窩碾散,用鐵鍬挖坑掩埋或放在火燒跡地里,挖新鮮濕土覆蓋隔氧,使其不能燃燒,也可用水槍噴水澆灌,澆灌到完全熄滅為止。 |